4. 征收補償法律法規(guī)
征收是指行政機關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依照行政職權,取得集體、個人財產所有權,并給予適當補償的行政行為。征收時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主要的法律依據有《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土地管理法》、《物權法》、《憲法》等。
5. 民法典 征用 補償
新頒布的《民法典》第243條是對征收補償問題作出直接規(guī)定的條款: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6. 民法典對征收的規(guī)定
第一,明確增加了征收過程中農村村民住宅的補償?!睹穹ǖ洹返?43條第二款規(guī)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 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該規(guī)定與新的《土地管理法》一致,2020年1月1日實施的《土地管理法》相較于2004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也針對農村村民住宅做了專門規(guī)定。
第二,新增居住權的規(guī)定?!睹穹ǖ洹返?66條-371新規(guī)定了居住權,在此之前沒有關于居住權的相關規(guī)定?!睹穹ǖ洹穼⒕幼嘁?guī)定為一種用益物權,居住權無償設立,當事人可以通過合同或是遺囑設立居住權,居住權設立應當依法登記。據此,居住權就是受法律保護的權利,那么如果居住權人遇上征收,該如何補償?承租人是否可以其通過租賃合同設立的居住權為由就征收行為或是強拆行為提起訴訟?根據該規(guī)定很顯然是可以的,因此,廣大享有合法居住權的朋友在遇到征收時要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三,新增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后續(xù)費的規(guī)定。《物權法》第149條規(guī)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xù)期?!睹穹ǖ洹返?59條修改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xù)期。續(xù)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贝饲笆亲詣永m(xù)期無需繳納費用,《民法典》規(guī)定到期后要繳納費用。該規(guī)定是否會影響被征收人所能獲得的補償。假設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作為評估的一個要素時,到期續(xù)費就有可能降低被征收人的補償。
7. 民法典關于征收補償
第一條為了規(guī)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實行征收以及對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權人(以下簡稱被征收人)給予補償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公共利益的需要,包括:
(一)國防設施建設的需要;
(二)國家重點扶持并納入規(guī)劃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公共事業(yè)的需要;
(三)國家重點扶持并納入規(guī)劃的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文物保護、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yè)的需要;
(四)為改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由組織實施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建設的需要;
(五)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條件,由組織實施的危舊房改造的需要;
(六)國家機關辦公用房建設的需要;
(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四條房屋征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補償公平、結果公開的原則。
8. 民法典關于征收的法律條文
民法典是沒有關于回遷房的規(guī)定的。
回遷房的法律條款并不屬于民法典來規(guī)定,而是屬于國有土地房屋征收的法規(guī)來規(guī)定的。